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4.5万亿元,较上季末增加493亿元;拨备覆盖率为186.08%,较上季末下降1.56个百分点。
分类型来看,截至2019年末大型银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(后两者为中小银行)拨备覆盖率分别为234.33%、192.97%、153.95%、128.16%。整体来看,大行情况较好,股份行尚可,中小银行相对较差,农商行离最低警戒线仅差8.16个百分点。
“如果不良贷款反映真实,100%的拨备覆盖率即能满足化解不良的需要。现在拨备覆盖率超过100%,意味着商业银行有超额拨备,超额的部分也构成永利会了逆周期调节的空间。”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。
此次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阶段性下调20个百分点,意味着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最低可至100%。受疫情影响,当前中小银行不良贷款上升,拨备覆盖率可能被动下降,进而可能突破120%-150%的监管红线,此时下调拨备覆盖率可避免这一问题。
“下调拨备覆盖率,也有助于缓解银行盈利增长压力。”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,“此次将中小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阶段性下调20个百分点,是逆周期动态调节机制和差异化管理机制的进一步体现。”
具体而言,在经济上行周期,拨备覆盖率可以更高一些,多计提一些拨备,使银行有更充足的风险吸收能力,到经济下行周期时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;在经济下行周期,适当下调拨备覆盖率,有助于减轻银行拨备计提压力,释放更多信贷资源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。
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,目前银行业整体不良率水平较低、风险可控,在此阶段降低中小行拨备覆盖率,有利于中小银行进一步聚焦未来的发展定位,服务三农、民营和小微。此外,也有利于中小银行核销不良贷款,提高中小银行应对风险、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。